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银行携手“供销e家”发展普惠金融
数字化赋能促进普惠金融大发展
建设银行普惠金融格局的形成得益于“三位一体”数字化转型的强力支撑。其内容涵盖业务转型、技术转型和实施转型,形成了灵活高效的产品创新能力,便捷的数据应用能力、智慧网点服务能力、全面风险防控能力。
转型建设方面,业务转型采用了业界领先的企业级建模方法。首先,通过战略规划,梳理全行业务、数据和产品,构建出涵盖全行经营管理的业务价值链,搭建出全行业务架构框架。然后,通过企业级建模填充业务架构,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对银行业务流程、数据、产品与用户体验进行梳理,既覆盖现状,又体现业界先进水平。技术转型体现在一套IT架构,这是新一代IT系统建设的总体技术方案,承接了业务建模成果的落地实施。由7层12个平台构成,是组件化、平台化、松耦合、面向服务重构而成的企业级架构,具有稳定、灵活、参数化、可扩展的特点。实施转型是指制订了严格的IT系统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实施工艺,建成了企业级的新一代实施管理体系,由“IT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管理,从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到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迁移、投产,再到运维,全流程的数据统一管理。在数字化转型基础上,形成了众多支持业务的能力。尤其是依托灵活高效的产品创新能力,迅速响应需求并推出可定制化的普惠金融产品;依托便携的数据应用能力,授信额度可以精准厘定、动态调整;依托智慧网点转型能力,大幅降低借贷市场准入门槛,缓解“融资难”问题;依托全面的风险防控能力,为普惠金融保驾护航。
灵活高效的产品创新能力。创新搭建了装配工厂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可实现基于14个产品线、136个基础产品、58个装配模型快速推出定制化的可销售产品。目前在售可售产品1.4万个,有效支撑了全行业务发展。
便捷的数据应用能力。完整定义八万余项数据规范,实现了贯穿创建到应用全流程的数据管控,全面夯实数据基础。数据仓库整合形成了包括工商、法律、客户行为等外部数据的共享视图。通过实践“自主用数”等全方位数据服务理念,建设了信息应用、员工业绩计量、“慧视”等一批数据平台和产品,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
智慧网点服务能力。全行渠道集约化后,依托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渠道,搭建完整、协同、智慧的渠道体系,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多场景金融服务和一致的渠道体验。全行投产智慧柜员机设备近6万台,柜面业务迁移率81%,点均高柜从4.3降至1.5,网点营销人员占比提升至63%。智能机器人“小微”已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3亿人次。
全面的风险防控能力。逐步实现风险控制由人控转为机控的要求,建立了满足新资本协议要求、风险内部管理需要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与此联动的内控体系,可做到实时的风险决策、基于RAROC的集约化资本管理。基于中央风险计量引擎实现信用风险评级功能的集中统一部署,建立覆盖对公评级和零售评分300多个风险计量模型,覆盖全部金融市场交易业务。基于统一风险视图,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组合风险预警体系,大幅提升风险预判预警能力。
普惠金融服务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普惠金融的全面实施,归根到底要依靠“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以利润为导向激发银行业服务小微的内生动力。建设银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依托数字化建设成果,快速产品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多业态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1.小微快贷。建设银行突破传统线下融资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安全、便捷、合规、值得信赖的互联网融资平台——“小微快贷”(如图1所示)。
“小微快贷”依托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连通30多个产品系统组件,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个人双方的各项数据信息的挖掘、整合和分析,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金融资产、交易结算、信用状况、押品情况和企业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存款理财、消费信贷、住房按揭等建设银行内部信息,以及人民银行征信信息、纳税信息等外部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专门的客户评价模型、额度测算模型和审批模型,客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提交申请,系统自动进行客户筛选、额度测算和贷款审批,实现客户申请、审批、签约到贷款支用的全流程线上自助操作。为那些因信息不对称、缺少抵质押担保而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解决方案。客户只需通过电子渠道,即可享受到全流程网上“秒批、秒审、秒贷”的融资,无需提供繁琐的贷前材料,实现了对传统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革命性的突破,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短、小、频、急、散”的融资需求。
“小微快贷”产品从2016年6月投产至2017年8月底,已成功授信113451笔,授信金额 709.9亿元,客户累计支用450.2亿元 ,授信客户数从1.02万户增长到8万多户。该产品的推出,是建设银行践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又一举措,丰富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和内容,是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受到社会各界和监管机构的高度认可。
2.裕农通。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探索农民金融服务的新途径,建设银行和中国供销社合作,推出助农取款服务,建立“建行龙卡+供销代理点+电子渠道”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农村居民可持建行龙卡通过供销社代理点,完成小额取款、存款、缴费、现金汇款、转账汇款、查询等基本金融服务的办理,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的“村村通”。
该合作模式结合了银行、供销社、农村的实际情况,既利用了供销社代理点资源,降低了银行运维成本,将建行的金融服务延伸至村级,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为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实现方案。
目前,已向农村客户发行裕龙卡累计发卡180多万张,新增存款余额133多亿。
3.快诊通。缓解病人“挂号难、看病难”,同时帮助医院缓解窗口“排长队、秩序乱、压力大”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热点问题(如图2所示)。建设银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301医院)共同合作,完成了“快诊通”项目研发工作,在医院不能直连互联网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了持有银联卡客户从挂号到复诊的全流程快诊通银医服务。
“快诊通”依托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微信公众号与在线支付体系,向患者提供包含在线建档、全号源预约挂号、诊间加号、复诊预约、电子挂号条就诊、医药费在线支付、诊间导引推送、信息查询等全流程在线银医功能。使用“快诊通”就医,至少能给患者带来三点方便:一是受益人广,患者只要持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均可跨行使用“快诊通”便捷服务,有效扩大了人群覆盖面;二是省时省力,患者只要完成在线预约,就可以通过扫码服务完成各种缴费,节省了在诊室与缴费窗口间的往复奔波;三是便捷安全,“快诊通”采用成熟的二维码技术传递信息,既实现了医患间的信息交互,又具有便捷性和安全性。在每天就医高峰期,约有近千患者和家属咨询 “快诊通”服务,不少人现场使用“快诊通”预约到了专家号。
“快诊通”成功开创了二维码预约挂号的先河,打造了老百姓需要的银行“快诊通”银医融合模式,引领了银行与医院合作先河。“快诊通”扩大了建设银行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提升了建设银行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是典型的“民心工程”,是建设银行普惠大众民生的普惠金融创新工程。
4.悦生活云服务。建设银行构建的悦生活云服务平台,通过网站、网银、手机银行、微信、短信、现金等多个渠道,为个人客户提供缴费提醒、快速缴费、缴费记录查询等“一条龙”服务。通过悦生活云服务平台,为第三方商户提供缴费订单管理、资金结算、特色行业管理等金融与非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平台以场景化的行业应用为入口,为广大个人客户提供便捷、贴心的缴费服务;打造基于“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一体化、灵活、开放、泛在的全天候交易;实现业务流程的融合,功能领先、前瞻、灵活、可配置,支持个性化定制页面模板;创新支付手段,为个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包括网银支付、账号支付、手机银行支付、龙支付、他行卡银联支付等。同时,悦生活云服务搭建行业应用平台,功能涵盖多个行业方面的非金融服务需求;创新结算方式,为商户提供多样化的结算方案,如标准清算、拆分清算、收支两条线和资金归集等;建立外联平台,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搭建共赢互惠的平台。
悦生活云服务平台自去年投产以来,累计新增商户17000余户,订单600余万笔,交易额30.7亿,涵盖行内外、大型机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增进了银政、银企的关系;同时通过推广党费缴交电子化,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充分运用新型媒介网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认同,进一步树立了建行的正面先锋形象。
科技改变金融,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建设银行将继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完善普惠金融体系,谱写更美的普惠金融画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