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卫
在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中,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一些好的项目因为缺乏资金而搁浅,一些国有文化企业拥有很好的平台和产品,储备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却因为难以从正常渠道获得融资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国有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国有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目前普遍存在。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国有文化企业自身通过改革和创新寻求突破,在这方面,供应链金融是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
供应链金融是核心企业与银行间达成的,一种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融资计划。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为成员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资质优良、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并以核心企业为支撑,通过对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造环节以及最终产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基于这一整体网链为处于供应链各节点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文化产业具有供应链长的特点。在整合产业链的基础上,可把相关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对外融资平台。比如,影视制片产业在创作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创意和发行阶段也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在前景不明确的前提下,银行难以做到为创意或发行活动提供贷款。因此,不少有潜力的文化项目启动困难,半途夭折。如果在国有文化企业里选拔出核心企业,把上下游的创作室、影视制作公司、影视基地、发行公司、衍生产品生产商等撮合起来,组成共同的担保载体,对外引进资金或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就有解决的可能。
在这个链条中,大家不仅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合作者,也是投资风险的共同承担者。本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行业数据和所占有的资源,更有效地向生态圈放贷,并且有效控制风险。供应链金融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将资金快速注入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金融机构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等行为,在增强其商业信用的同时,还能促进其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相比较,区别主要在于:
一是贷款评估依据不同。传统模式主要是根据单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配合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来判断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判断是否能够给企业贷款。而供应链金融考虑的是负债表,因为企业本身并不是孤立的。
供应链金融考虑的是整个供应链条的稳定性、整个供应链的传导机制和信息透明度,关注的是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而银行介入到供应链条中,更容易从共享的信息中获取真实的交易信息,掌握企业发展的潜力,更好地对企业进行风险控制。总的来说,大大降低了银行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二是担保物的选择不同。传统的贷款模式主要是抵押贷款、保证贷款和信用贷款,担保物主要是流通性较高的固定资产。而供应链条中的担保物大多是存货的流动性资产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流动性比较低,依托的是整个供应链条中的交易关系及与交易关系相关的资产。在信用担保方面,传统贷款模式只是对单个企业或部门进行信用担保,而供应链金融是将整个供应链用于担保。
三是考虑的风险不同。在融资过程中,风险是需要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融资模式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单个企业的风险,风险比较高,相对比较难控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则来自于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风险的捆绑。对整个供应链进行风险控制可使风险降低。总的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利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评级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