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单一客户之间,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同一组供应链内部,核心企业与链属企业曾经为多方矛盾主体,如今却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拥有稳定供货率的供应商,是采购方进行长期合作的首选,他们更具备成为产业链内核心供应商的潜力。
核心供应商坐拥大规模生产资料,安全库存做得好,供货率自然稳定,甚至可以跨产业链进行长期供给。
生产资料作为本钱,与资本直接挂钩。而对中小型供应商来说,如何利用资本扩大生产资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种本事。
现代贸易中,交易主要基于信用赊销来完成,这也是贸易各主体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
对上游供应商来说,采购方提供信用赊账的方式导致的资金短缺会直接影响其后续的生产环节,甚至可能出现资金断裂。与此同时,中小型供应商又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如此一来,避免因生产资料的缺失所导致的资金断裂就成了中小企业主所面临的生存难题,而融资则成为解决这类难题的关键突破口。
为什么?稳定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不仅能够维持生产效率,并且可以使中小企业拥有高度持续的供货率,有货率作为小企业重要的品牌背书,可使其渐渐在产业链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壮大。
资本可以维系供应链的生存,降低供应链整体管理成本,有效提高供应链运作效力。
是不是一种很牛的“本事”?不过在现实中,单一供应商具备这样的“本事”,只能解决个体所面临的生存难题,并不能使产业链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因为目前商业贸易竞争,主要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只有使整条供应链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根本性改善供应链的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蜂向科技企信产品应运而生。企信产品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为核心企业赋能,并将供应链多层级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优化整体交易结构,并向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这一模式中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基于应付账款向供应商开立企信,并适当延长账期;而供应商基于企信向合作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申请资金贴现,如此供应商无需等到账款到期日就可以收回货款。
除贴现的功能外,企信还可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中向上级供应商进行拆分、流转,以改善整条产业链的债务关系,在产业链内部实现信用转移,达到大幅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在1998年、2008年十年一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全球有上百万家企业宣告破产。这些破产企业并非是因为缺乏市场竞争力或创新能力,而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供应链条上一系列企业的破产连锁反应。企信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中资金流梗阻以及资金流优化的问题。
不仅能有效为企业盘活资金,且能为银行与资本方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高度上,向更多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现银企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