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有政策支持、区位和产业优势,但面临的现实差距也不少。”在10月28日举行的第84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建议海南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借鉴国际经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胆先行先试和开拓创新,弥补现实差距,特别是发挥金融的支持功能,在六大方面对标国际一流自贸港,推动海南自贸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陈卫东对比分析了新加坡、迪拜以及中国香港等地自贸港发展经验后指出,成功的自贸港建设一般具备以下核心要素。一是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是建立自贸港的基础条件,自贸港的经济开放程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主要体现在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资、经济主体国际化程度较高。二是特色主导产业支撑。香港以转口贸易为起点,形成特色支持产业;新加坡以加工贸易为主导,形成以制造业、金融、旅游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迪拜以石油贸易起家,逐步转型为以旅游、非石油工业、房地产、贸易加工和高科技产业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是简化、优惠的税收制度。简化税制、实施优惠税率是自贸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制度安排。自贸港的税制具有进口环节税负较低,税种较少、以直接税为主,直接税率较低等特征。四是优越的营商环境。世界银行《2018年世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新加坡营商环境排名全球第2位,香港第5位,迪拜所处的阿联酋排名第21位,中国内地位居第78位。五是成熟的金融支持。成熟的金融支持是自贸港发展的重要条件,表现在金融业在经济中占比较高、金融业开放程度很高、离岸金融的特殊安排、高端人才集聚等。
陈卫东指出,从国际视角看,海南建设自贸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还需要在六大方面对标国际一流实践。一是经济外向度不足,外资开放度有待提高。从经济外向程度来看,海南与国内外相比都有一定差距。从外资准入看,海南外商投资壁垒属于国际较高水平。上海自贸区已经实行更高开放水平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即使海南使用该版负面清单,依然难以与国际自由港的开放度竞争。二是主导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提质增效。海南与其他国际自贸港相比的特点在于,物流、人流、资金流三者里以人流引领发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是关键所在。较之房地产业,目前海南主导产业发展较慢,吸引国际游客不足。2017年海南接待国际入境游客近112万人次,与国际一流旅游岛相比差距明显。三是贸易壁垒较高,税负环境有待优化。从进口货物流转来看,海南的关税、增值税及消费税较高;从企业所得税来看,海南税收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营商环境有所提升,但与国际自贸港相比差距明显。五是金融结构单一,金融资源配置亟待改善。海南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融资结构单一。金融体系高度依赖银行业,证券、保险、基金、租赁、担保等其他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资源配置与自贸港发展规划不匹配。六是人力资源底子薄,人才不足限制高科技发展潜力。人才短缺阻碍了海南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陈卫东建议,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总体部署下,海南要对照自身差距,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中国特色自贸港。一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度。要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以服务贸易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度。二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确立以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旅游消费、健康养老、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为支柱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将海南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消费目的地和世界消费经济发展高地。打造特色经济,打造我国内地第一个“消费品免税区”,推进设立海南“消费品免税区”的支持政策的实施等。三是降低企业所得税和关税,简化税种。参照新加坡、迪拜以及中国香港做法,通过调整税制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四是接轨创新营商体制。建立更加透明开放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五是夯实金融服务水平,尽快出台海南金融开放政策,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探索金融监管创新。六是提升人才吸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