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让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受到重视。今日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及发展。
供应链金融政策梳理
《关于开展2018年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
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主要立足于弥补市场失灵,做好基础性、公共性工作,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引导作用,支持供应链体系中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建设。文件要求,地方要因地制宜,规范采用财政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资金支持方式。(财政部-2018年5月)
《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
《通知》提出,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相关企业等开展合作,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发挥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供安全通道,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成本相对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
推动政府、银行与核心企业加强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强供应链金融监管,打击融资性贸易、恶意重复抵质押、恶意转让质物等违法行为,建立失信企业惩戒机制,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商务部等8部门-2018年4月)
《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指南》
对应收账款ABS的发行和存续期管理进行了规范。这是继“PPP项目资产”之后,监管部门关于大类基础资产系列信息披露和挂牌条件确认所发布的第二个指南。(沪深交易所、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2017年12月)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
《办法》明确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参照质押登记办理,应收账款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收益权,登记期限从1-5年扩展为0.5-30年。(央行-2017年10月)
《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供应链在促进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0月)
《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
要推动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项下融资业务提供便利,支持政府采购供应商依法依规开展融资;要动员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供应商开展在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央行、商务部等7部门-2017年5月)
《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
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央行等8部委-2017年2月)
《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
扩大融资渠道,推广供应链金融。鼓励商贸物流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方式直接融资。(商务部等5部门-2017年1月)
《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内贸流通发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流通创新转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流通企业采用投资基金、动产质押等多种方式融资,多渠道筹集内贸流通发展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步推广供应链金融,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商务部、发改委等10部门-2016年11月)
《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动产质押统一登记立法,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全国集中统一的动产和应收账款等财产权利质押登记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以便于金融机构等相关方面查询和办理质押贷款,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改委-2016年10月)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有序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按照“真实出售、破产隔离”原则,积极开展以企业应收账款、租赁债权等财产权利和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或财产权益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国务院-2016年10月)
《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
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支持银行通过盘活信贷存量加大对工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住房和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盘活工业企业存量资产。
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加强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建设,改进完善应收账款质押和转让、特许经营权项下收益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租赁、保证金质押、存货和仓单质押等登记服务。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解决大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央行等8部委-2016年2月)
“供应链+区块链”看点
区块链作为承载信用记录的分布式账本,将其引入到供应链金融中,能够使供应链上的每笔交易得以录入并开放给所有参与者,能够有效加强底层资产透明度和可追责性。
“区块链+供应链”,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之中,主要基于供应链场景下的真实交易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及运营资源来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进一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供应链环境相对封闭,区块链更好应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融资担保品的不同,金融机构将供应链金融分为在应收账款类、预付类和存货类融资,其中应收账款类的规模尤为巨大,这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尤为看中。
而区块链的信任传递,能很好解决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缺乏信用的问题,让优质核心企业闲置的银行信用额度传递给中小企业,实现整个链条上信任流通。
供应链金融或成区块链落地首“战场”
供应链金融已然成为2018年新的风口,互联网、房地产和金融等行业纷纷布局供应链金融。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表示,借助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可摒弃中转银行的角色,实现点到点快速且成本低廉的支付,因此在支付清算尤其是跨境支付行业有着显著优势。预计未来供应链金融领域将成为区块链落地的一大“战场”。
基于区块链拓展多级供应链融资
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具有交易不可篡改、便于追溯、便于穿透性监管的特性,使供应链从交易、支付结算到融资都能更有效率,更好地做到信任传递,进而解决多级供应商融资难题。在供应链生态圈内,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种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具备贸易背景不可修改、有条件支付、自由拆分等功能,能够实现跨链条支付,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难以拓展多级供应链融资的难题。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情况分析
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业者和资本不断涌入,区块链应用加快落地,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区块链技术正在衍生为新业态,成为发展的新动力,正推动着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变革,成为打造诚信社会体系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积极从产业高度定位区块链技术,政策体系和监管框架逐渐发展完善。
区块链的各类特性提供信任机制,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的潜力,各类金融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仓单、基金份额等都可以被整合到区块链账本中,成为链上的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转移、交易。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介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交易更加便捷、直观、安全。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相结合,必然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业态发展带来更多影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改进以及区块链技术与其他金融科技的结合,区块链技术将逐步适应大规模金融场景的应用。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兴的、规模巨大的存量市场。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注入资金,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对于激活供应链条运转有着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分为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等,其中提供融资的服务主体包括银行、龙头企业、供应链公司和服务商、B2B平台等多方参与者。
来源:群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