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动态 | 百年交行发布“蓝气球”公益品牌,105名教师获评“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从左至右分别为:副行长吴伟、行长任德奇、副行长沈如军、董秘顾生
昨日,交行举行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8.65亿元,同比下滑1.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71亿元,同比增长4.61%。
这也是交行行长任德奇履新后首次出席业绩会。对上半年的业绩,他给出了“规模稳中有升、效益稳步增长、风控取得新的成效”的三句话评价,在谈及履新后的经营思路时,他表示,会“坚持好已有的发展战略,将已经推出的改革做实做优”。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在半年报中还披露了深改方案的部分新进展,上半年该行启动了深化改革的三件大事,重点深化人事、科技、风险管理改革。
其中,在人事方面,任德奇表示,要进一步加快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精准激励关键族群,稳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打开、打通干部人才发展通道。“人才是第一资源,事业发展靠人才。”任德奇直言。
来看交行半年报的4个要点:
1、规模稳健增长:在去年四季度突破9万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增至9.32万亿元,增幅3.15%,其中同业资产、负债有所压降;
2、零售贡献度提升:上半年新增贷款中有73%投入个人信贷,其中信用卡贷款增长25%;零售业务收入占比35%,同比提升2.05个百分点;零售存款、贷款占比均超30%;
3、资产质量向好:主要风控指标“一升八降”,即拨备覆盖率上升,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及占比、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及占比、不良贷款偏离度8项指标均实现下降;
4、获“国家队”青睐:上半年证金公司增持2.97亿股,持股比例升至3.64%,位列交行第四大股东。
深改推进三件大事:人事、科技、风险管理
半年报中,交行主动披露了该行深改方案的部分新进展。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家深化改革试点行,该行上半年启动了深化改革的三件大事,聚焦人事、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三大领域的改革。
其中,人事改革最为引人瞩目。任德奇概括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事业发展靠人才”,要“要进一步加快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精准激励关键族群,稳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打开、打通干部人才发展通道”。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上半年交行着眼于解决好高层次专家和优秀年轻人才培养选拔、薪酬制度优化等吸引人、激励人、留住人的关键问题,主要在四个层次进行人事改革:
其一,在高管层面,交行首次聘任了三位业务总监(付万军、涂宏、徐瀚),加强对公司、同业、零售三大前台板块的管理。这是三大业务板块首次设立专属业务板块总监。
其二,以10家省直分行为试点,启动省分行副行长层面的职业经理人改革。事实上,早在2015年6月,交行就提及要加大市场化选聘高管的探索,特别是公开提及要“通过市场化招聘方式选聘副行长级的高管”,不过过去3年该行总行副行长职位还未进行过公开招聘。
其三,改革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总行部门和省分行负责人、二级经营机构负责人、客户经理等关键族群人事及薪酬制度改革。事实上,这些岗位也属于一家商业银行的核心岗位、中坚力量。
其四,增设非高管层首席专家职位,并打通高级经理级及以上干部专家转换通道,实现职业发展“纵向可晋升、横向可转换、交叉可任职”。
上半年交行深改的第二件大事在于金融科技领域。聚焦于信息技术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交行在5月底启动了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即新“531”工程。
据了解,新“531”以保持IT架构体系的先进水平为基础,以打造数字化、智慧型交行为核心,以持续提升集团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力为最终目的,以“1+2+5+N”为总体框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银行业务应用深度融合,是用智慧化手段推动经营管理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风险管理层面的改革则是上半年该行启动的第三件“深改”大事。主要是围绕新形势下基层经营单位风险管理前瞻性和效率问题,启动风险授信管理体制改革,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此外,根据交行半年报,该行其他深改项目仍在有序推进中,包括“放管服”改革、事业部制改革、省辖分行与基层营业机构改革等。其中,上半年该行六大事业部制利润中心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3.43%;省辖分行利润贡献度、零售业务占比较年初分别提升1.22个、1.3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下降趋势明显。
信贷向零售倾斜
半年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交行总资产达9.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15%。其中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4.69%至4.79万亿元,是上半年最主要的资产增量。
具体而言,该行上半年零售贷款增长明显快于公司贷款,零售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11.2%至1.57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73.4%。拆解零售贷款结构,交行按揭贷款、信用卡透支余额分别较年初增加554亿元和989亿元,增幅分别为6.2%和24.8%。
到今年6月末,交行零售贷款、零售存款占比均超过30%,分别达到32.7%、31.12%,分别较年初提高1.91个、0.72个百分点。此外,记者获得的一个数据还显示,6月末该行个人客户数已突破1亿户,达到1.06亿户。
另一边,该行去年连续压降的对公贷款在今年回暖。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贷款总额达3.2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71亿元,增量贷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与服务领域、房地产业、金融业、建筑业,对批发和零售业的信贷投放则仍在压降中,上半年该行业贷款余额减少240亿元。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交行年度业绩会上,交行副行长侯维栋在回答券商中国记者提问时就表示,扩大零售业务占比是交行转型重点之一,2018年该行将继续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在资源摆布上持续加大力度。“2018年信贷规模仍然向零售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信贷继续向零售倾斜的同时,该行零售金融板块上半年仅实现税前利润111亿元,同比下滑28.4%,在全行的税前利润占比同时下降至23.4%。数据显示,这主要是受零售板块增加拨备计提、费用支出影响。
而纵观该行零售信贷方面的布局,上半年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信用卡贷款余额的快速增长。作为交行体制机制改革的排头兵,交行信用卡中心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并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在信用卡领域的应用。
记者获悉,截至8月8日,交行信用卡在册卡量已突破7000万大关,较上年末增加超过750万张;今年上半年交行信用卡累计消费额达到1.46万亿元,位居国内银行业第二位,同比增长43.8%。
继续享受合规红利
在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交行继续享受稳健经营带来的合规红利。任德奇还在业绩会上表示,稳健经营已经融入交行的方方面面,风险偏好、资产质量成为该行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4.4%至715.12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49%。此外,在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交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及占比均较年初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风控的成绩单,是在该行不良贷款偏离度按监管要求由年初的112%还原到91%的情况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在逾期90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剪刀差”全部消除的基础上,该行上半年实现主要风控指标全面向好。
真实暴露资产质量的同时,该行仍在充分计提拨备,夯实应对风险能力,上半年交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16.25个百分点,达到170.98%。
在3月份的年度业绩会上,交行董事长彭纯就对该行风险管理的表现颇为自豪,称“交行去年享受到了合规红利,今年还会分享更多的合规红利”、“2018年风险管控依然是头号任务”、“风险管理是我最关注的”。
而在任德奇接任交行行长一职的消息传出时,市场上对“纯奇”组合(董事长彭纯、行长任德奇)的搭班就颇为期待:前者被业内公认“行事稳健”,后者在建行工作多年,长期担任授信、审批、风险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地方分行行长,2014年加入中行担任副行长,被中行内部人士评价为“工作细致、专业型干部”。
在中期业绩会上,任德奇也公开表示,交行要“巩固审慎稳健的资产质量优势”。
净息差走出低点
除了在深改、零售、风控等方面的成绩外,交行上半年仍在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受净息差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41%的影响,该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微降1.1%。
不过数据同时显示,该行二季度单季度净息差为1.45%,环比一季度上升0.09个百分点。从息差的环比变动看,该行净息差已经走出低点,同时利息净收入降幅趋缓,趋势向好。
事实上,未来促使银行业息差企稳的有利因素也在增多。譬如受央行定向降准、MLF超额投放等因素影响,6月下旬以来市场资金全面宽松,各期限同业存单发行价格持续下调,这有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此外,部分表外资金回表有助于息差企稳。
于交行而言,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与去年一致的是,今年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重点在降成本上下功夫,强化息差管理。具体包括降负债成本、降资金成本、降风险成本三方面:
降负债成本方面,强调增加稳定负债、核心负债,以及结算性等低成本负债,稳定活期存款占比;并在客户层面强调抓有效客户、抓流量,提高客户粘性和综合服务效益,同时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优化客户服务。
降资金成本方面,主要是抓住资金面宽松的时机,积极吸收同业结算、清算类存款,压缩高成本负债,降低同业负债成本。
降风险成本方面,主要是守住风险合规底线,向风险管理要收益;加强风险监测,持续推进清收重组工作。
交行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交行将扎实推进“增有效客户、增核心负债、增转型收入,降风险成本、降资本占用、降营运成本”的“三增三降”重点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