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8年预计全年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2200亿元,同比增长25%;业务收入完成777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490亿件,同比增长22%;业务收入完成5950亿元,同比增长20%。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邮政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里我国的邮政快递业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2017年我国的邮政快递业到底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2018年我国的快递企业又该怎么走?官方答案就在今天(1月8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内容中。
大会不仅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2017年我国邮政快递业的发展变化,并为2018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促进行业转型提效;支持邮政企业改革创新、推进快递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打造一批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金牌项目。深入推动快递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培育现代供应链能力。
会议明确要求:拓展大包裹、快运、仓配一体、即时递送等新型服务。明确指出推动“高铁+快递”联合运营,扩大“即日达”网络覆盖范围。继续实施“快递入区”工程,推进标准化网点建设,网点标准化率再提升5个百分点,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箱递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会议内容干货、亮点颇多,建议收藏。
以下为记者整理的2018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内容:
不平凡的五年
2018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于1月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在会上做工作报告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邮政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全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提出“五个邮政”“三向三上”“‘1+1’到‘1+3’”“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改革攻坚“四梁八柱”基本确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实现了邮政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迈向邮政强国的新征程。
行业规模再上新台阶
这五年里,行业规模再上新台阶。邮政业业务总量年均增速达到37%,业务收入占GDP比重从0.36%提高到0.82%,行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快递业务量从57亿件增长到401亿件,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已经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发展质效不断优化
发展质效不断优化。全国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超过230个,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进展顺利,行业运营全货机达96架,高铁运输快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装备水平突飞猛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拣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应用。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跨境网购成效明显,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7家企业陆续上市,已形成6家年收入超3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展与相关国家交流合作,中欧班列运输邮件快件取得重要进展。快递企业加快在重点国家和地区网络布局,跨境寄递、国际物流和海外仓等业务迅速发展。深度参与国际邮政事务,在全球邮政治理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
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总体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快递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短短4年内提高到87%。邮政业扶贫成效明显,带动全国农村地区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6000亿元。行业年均服务人次突破1000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5万亿元,快件平均单价累计降低三分之一。人民群众用邮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
2017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发展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更加注重补齐短板、联动融合,更加注重服务民生、绿色安全,行业发展态势高位运行持续向好。全年预计完成邮政业业务总量9765亿元,同比增长32%;业务收入6645亿元(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401亿件,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完成4950亿元,同比增长24.5%。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保持平稳,消费者申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8.2%。
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邮政业协同发展,印发推进邮政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指导意见。研究提出雄安新区邮政业发展建设总体思路,启动新区邮政业规划编制并纳入新区专项规划。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国家局和省(区、市)局两级“三个清单”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审批和网上办理流程,精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批准手续,建立承诺告知制度,快递业务经营省内许可平均时限缩短为13.4个工作日。完善邮政普通包裹资费体系结构改革方案。将规模较大的30家独立经营企业纳入经营邮政通信业务审批范围。
三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全面贯彻落实邮政业“十三五”规划,发布和统筹推进区域快递服务规划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
四是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快递暂行条例》进入审议阶段。配合全国人大开展电子商务立法。制定邮件快件寄递协议服务安全管理办法、集邮市场备案管理规定。发布冷链快递服务等6项行业标准。
五是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深入推进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地方配套政策措施体系基本形成。出台加快推进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推动出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意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2017年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邮政企业建成仓储配送中心1000余个,新开一级干线汽车邮路153条,建立统一指挥调度体系,实现全网全环节实时监控。全国累计建成邮政便民服务站36.7万个、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3.15万个、智能快件箱20.6万组,箱递率提升到7%。快递“上机上车”工程取得新突破,邮政快递包裹占到航空货邮运输量的40%,高铁快递示范线建设、铁路场站设施综合利用等顺利推进。
二是推动企业改革创新。邮政企业寄递服务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聚焦包裹快递业务加快调整业务结构,聚焦农村市场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村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聚焦跨境电商服务加快国际业务发展。企业通过收购、重组、上市等方式加快资源整合,上市公司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市场格局不断优化。
三是加快培育新动能。重点企业积极拓展冷链、医药递送等高附加值业务,推出大包裹、快运、云仓、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产品,加快向综合寄递物流服务商转型。即时递送、代收代投等新业态为城市寄递服务提供了有益补充。服务制造业、现代农业、跨境电商能力不断增强。快递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项目已达301个,年支撑制造业产值2375亿元,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超过100亿件,顺丰、圆通、中通和申通等企业采取合资、并购和联盟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网络。
四是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印发邮政业应用技术研发指南,制定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和科技奖励办法。“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成立。全国建成上百个智能化分拨中心,无人仓、无人机和无人车开始尝试应用,行业科技交流日趋频繁。五是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新增邮政工程、邮政管理两个本科专业,4所现代邮政学院在校生已达1100人。遴选出22个全国职业院校邮政、快递类示范专业点和第二批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成功举办首届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行业人才培养和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邮政业服务民生成效明显
一是全面贯彻《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实现城市包裹按址投递、乡镇5公斤以下包裹按址投递、行政村投递到村邮站,邮件全程时效显著提升。
二是大幅提高县级城市党政机关党报当日见报率。实现全部县城当日见报的省份从6个增加到21个,当日见报的县级城市数量达到1472个,全国区县当日见报率提升到80%以上。
三是增强服务“三农”和精准扶贫能力。全国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到96%,21个省份基本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邮政企业新增“邮乐购”站点10.8万个,帮助111万农民增收12亿元;快递企业打造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项目905个,江苏沭阳花卉、广西玉林百香果等快递量超千万的龙头品牌不断涌现,邮政、快递企业成为助力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
四是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主要企业城区自营网点标准化率不断提升,全国高校快递规范服务覆盖率达到95.6%,2697所高校实现快递入校服务。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破解末端收派车辆通行难问题,55个城市制定了快递电动三轮车便利通行政策。
五是实施放心消费工程。强化“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治理,处理和营业场所离地设施铺设率达到69.7%。全国快递服务满意度达到75.7分,时限准时率达到78.7%,服务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六是提高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水平。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封装用生物降解胶带等2项标准。建立快递业绿色包装产业联盟和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绿色包装试点和绿色快递进校园活动。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普及率提升至8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至7158辆,快件平均耗材使用量有所减少。
七是改善投递员、快递员工作环境。邮政企业“职工小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出台加强和改进快递末端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压实企业总部管理责任。
依法行政能力稳步增强
一是强化邮政普遍服务监督。严格依法办理邮政普遍服务和邮票发行相关审批工作。开展服务质量、重大题材邮票印制销售等专项检查。颁布机要通信“十三五”规划,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经中央批准首次开展全国邮政机要通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开展服务监测和满意度调查,做好社会监督工作。
二是加强邮政市场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加强跨区域协作监管。强化市场主体退出管理,依法清理注销一批非正常经营企业经营许可。稳妥处置福建莆田假海淘案件、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纷争事件。推进快递码号统一管理试点。加强国家机关公文寄递管理。继续开展邮政用品用具质量检测。制定快递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信用评定指标,举办“诚信快递、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
三是提升执法综合管理能力。开展法治邮政建设和执法评议考核试点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依法妥善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继续做好行业“七五”普法。四是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全国县级邮政管理机构达到113个。山东、黑龙江、天津、湖北、安徽、浙江、贵州等13个省(市)和23个市(地)成立邮政业安全中心,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寄递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成立省、市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治考评体系。推动企业“五个一”建设,对重点快递企业总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印发推进邮政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绿盾”工程成功立项并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和培训。
二是推进“三项制度”落实。集中开展寄递安全超常规专项整治,落实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的验视把关。推广应用实名收寄信息系统。建立邮政管理、综治、公安和国家安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监管信息共享。推动组建安检培训基地。加强邮政业反恐、禁毒、打击侵权假冒、扫黄打非和濒危野生物种保护等工作。
三是强化重大活动安保服务和应急管理。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寄递安全服务保障及纪念邮票发行工作。扎实做好“双11”等旺季服务保障,在旺季业务量同比增长33%的情况下实现“两不三保”目标。强化邮政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预警提示,有效应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马军胜表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邮政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更好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建设高质效的邮政业现代化供给体系、生态体系和治理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全行业发展预期
马军胜对2018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时指出,预计全年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2200亿元,同比增长25%;业务收入完成777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490亿件,同比增长22%;业务收入完成5950亿元,同比增长20%。邮政、快递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
进一步促进行业转型提效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局所改造工程。引导各地区加快在航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汇集点建设快递物流园区及分拨中心。持续推进快递“三向”“三上”工程。复制推广跨境综试区成熟经验,提升国际快件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邮件快件航空运输网络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海外建仓并鼓励共建共享,提高我国快递品牌的世界竞争力。加快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推动“高铁+快递”联合运营,扩大“即日达”网络覆盖范围。继续实施“快递入区”工程,推进标准化网点建设,网点标准化率再提升5个百分点,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箱递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巩固扩大快递进校园成果,全国大中城市基本实现快递进校园规范化。积极参与城乡物流高效配送工程建设,推动更多的城市实现末端投递车辆规范通行。
二是支持邮政企业改革创新。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企业打造包裹快递和农村电商等业务增长极,强化网络支撑、增强服务能力、做大寄递主业、提升服务品质。推动邮政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抓好“一市一品”农特产品进城示范项目,强化自有品牌运营,构建农特产品的垂直服务渠道和区域服务网络,服务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国际邮件互换局作用,推动邮政服务跨境电商发展。构建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在邮政与快递、交通、电子商务等开展创新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合作范围、领域、内容、方式,推动邮政网络不断向开放、共享、合作的综合服务大平台转换。
三是推进快递企业转型升级。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做强优势主业,汇聚发展动能。支持企业创新寄递服务,加快发展冷链、医药等高附加值业务,拓展大包裹、快运、仓配一体、即时递送等新型服务。深入开展系列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快递示范城市中期评估,组织创建全国快递示范园区。深化产业间政策联动,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政策。推动“快递下乡”工程换挡升级,打造一批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金牌项目。深入推动快递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培育现代供应链能力。
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制度供给。推动出台《快递暂行条例》,举办条例专题培训、组织编纂条例释义,多层次多形式推动条例宣贯落实。推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修订。修订完善快递末端网点管理制度并实施备案管理,改革年度报告制度。制修订《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坚持包容审慎原则,创新对快递新经济新业态的监管方式。建立上下游企业数据交换共享规则体系。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推进邮政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应用,加快实现由现场监管为主向现场监管和信息监管并重的方式转变。继续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二是加强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监督。全面落实《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督导企业按照标准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提高边境、海岛等地区乡镇局所营业服务达标率。2018年新增直接通邮建制村1万个以上,通邮率提高到98%。落实服务质量“两个不一刀切”,加强对交通不便边远地区邮政普遍服务的监督保障工作。巩固提升党报当日见报水平。开展邮件时限监测、满意度调查和服务质量考核。依法开展普遍服务“两项审批”、邮票发行管理各项审批和经营邮政通信业务审批。创新监督管理方式,通过试点先行,结合各地实际全面推广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分级监管,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机要通信安全监管。推动修订《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落实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做好纪念邮票选题和重大题材纪念邮票发行工作。组织开展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成果为主题的集邮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作用,强化社会监督效果。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开展邮政业国防交通战备工作。
三是强化邮政市场监管。建设国家、省、市权责相适的三级市场分级监管责任体系。加强对品牌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的监管,督促企业总部加强对基层企业的管理,着力解决“以罚代管”问题。健全跨区域协作监管机制,组织开展跨区互查。对重大违法行为实施挂牌督办。继续开展放心消费工程,组织“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专项治理。建立实施网上集邮市场巡查制度,严查违法行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大对主要市场主体服务满意度、服务时效和申诉率的披露力度,继续发布中国快递发展指数。贯彻落实《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开展清理整顿。全面实施快递码号统一管理。
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就做好2018年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第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农村和西部地区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和智能快件箱、公共服务站等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企业主体,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拓展冷链、医疗配送、仓配一体等服务领域,推进邮政快递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推广电子运单和清洁能源车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邮政。加快普惠邮政建设,构建形成覆盖全国、网络共享、功能集成的普遍服务网络,提升服务便利化、精细化水平。坚持不断满足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构建便捷高效、技术先进的服务体系,推进“邮政下乡”、“快递下乡”、“快递入区”工程和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推广“邮政快递+”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三,要切实加强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统一透明的邮政市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紧紧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快递暂行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
第四,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化解寄递渠道重大风险。积极开展“绿盾”工程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扎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和用户安全用邮的责任。加强寄递渠道安全源头管控,提升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做好重大活动和业务旺季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第五,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来源:亿欧网,万联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