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财资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 杨长浩
记者:张铭研
进入三月份,疫情仍在蔓延,防控不能松懈。
针对疫情,国务院及各部委以及各地方人民政府等单位密集发布一系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政策,稳定企业生产人民生活,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花旗中国财资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杨长浩对《贸易金融》记者表示,“疫情期间,花旗全员上下一条心,积极行动,发挥金融对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和抗击疫情的支持作用。”
据了解,花旗捐款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0万元)用于支持湖北省的一线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同时,也发起员工捐款,设立捐款通道并免除相关捐款手续费。
当然,花旗银行抗疫行动远不止于此。
抗疫服务灵活应变 贸易金融等业务为企业保驾护航
花旗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结算、跨境资金池等业务灵活应变,抗疫期间为客户解决了很多难题,确保贸易金融业务高效有序开展。
杨长浩指出,疫情当下,花旗尽全力满足客户的紧急贸易融资和资金划拨需求,为其供应链稳健高效保驾护航,尽量减少因疫情对相关业务造成的影响。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银行在对客户有着完善的尽职调查以及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增加临时审核的机制,简化相应的手续,适当地采取展期处理的方式。
花旗中国的一家客户为现代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以药品分销为核心,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区疫情防控提供着物资供应保障。2月3日,花旗在得知该企业于一周及其后需要扩大票据融资,以确保采购流动性资金的充足快速到账,银行客户经理、销售人员、产品部门、以及操作部门通力协作,主动为其降低贸易融资利率,提供先线上网银放款、后补纸质材料的特别通道,并优先加大人员配置进行操作安排,确保该企业采购资金最快速准时送达供应商,配合客户加班加点确保防疫物资及时准确到位。
针对特殊时期企业的结算及资金需求,花旗在1月27日率先开启了绿色通道,以保证企业捐赠、购买物资和发放工资付款不受影响。同时及时调整服务举措,包括提高小额支付系统贷记业务金额上限,并对通过小额支付系统或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向湖北等疫区相关账户捐款或汇划防疫专用款项的,免收跨行转账手续费。
同时,花旗也发挥产品和服务优势,通过跨境资金池业务,帮助北京国内某知名餐饮企业实现境内外流动性管理,顺利弥补紧急资金缺口。
此外,花旗也为防疫相关企业提供救灾资金紧急清算的支持。对于需要跨境协调救灾物资的企业客户,提供应急结售汇和跨境付款绿色通道,以协助企业快速实现境外购买各类医用物资以及仪器设备等目标。
数字化助力“战疫” 线上贸易融资产品更具优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交易银行备受国际商业银行的重视和推崇,因为业务特点具有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低风险经营的突出特点以及高效的客户粘性,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国际大型银行均强化了交易银行数字化转型和产品创新等,来扩大市场份额。
杨长浩分析道,数字化金融产品是银行在未来的推广重心,和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比,数字化金融产品的优势主要在于:高效和便捷。
其实,花旗在在日常的收付款业务中,一直积极推广线上服务平台,通过为客户搭建网上银行/银企直联来实现银行端和客户端的无缝对接,该类渠道用于传递跨境付款指令、交易单证或对账单,从而提高付款和对账的处理效率,同时客户能够享受更为便捷的支付体验。
再比如,相比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银行提供的线上贸易融资产品具备不少优势,客户端的操作更为便利,潜在的欺诈和风险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业务处理的时效性也更佳,利用电子票据代替纸质票据也更环保。
特殊时期,为了避免人员接触,将更多的线下业务转移至线上办理显得尤为重要。
花旗银行鼓励企业客户使用电子银行平台CitiDirect进行国内跨境付款交易,在线传递付款指令、存款指令以及资金池指令等,查询账户余额和对账单。
当客户在收付款或贷款相关支持文件的签字、盖章等实际操作上遇到困难时,花旗银行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向客户推广“无纸化传输系统”这一解决方案,为企业开通“线上”提交交易单据的渠道,提高操作上的便利性,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地进行清算。
疫情期间,北京某生物制药公司急需获得外债资金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花旗的客户经理立即响应,协助客户通过外汇局在线服务平台申请外债额度登记,在北京外汇局、北京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大力支持下,极大缩短了企业开户资料传递时间并降低企业工作人员出行风险,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外债账户开户审核和开立工作。
金融科技助力数字化 完善的内控是核心
杨长浩指出,随着数字化逐渐接近终端客户,客户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银行也需要运用金融科技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而此次疫情确实让银行更体认到加速银行线上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机会。
他进一步说道,花旗已经投身于这场改革之中。花旗全球的创新实验室和风投公司联合开展AI集成、机器人和区块链领域的创新,在全系统和支撑构架上做持续性的大量投资,并且通过帮助客户管理反洗钱风险以及网络安全、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商业发展。
通过数字化转型,杨长浩认为,未来的银行业将是“全球连通”的运作模式。银行的基础设施将向非银行机构开放,全球银行的运营将被标准化,全球的交易清算能够得到实时处理,每家银行、清算系统、企业和政府都将通过API(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行连接,形成超连通的环境;银行也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以开放API共享金融数据,实现开放银行的理念,使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元的金融服务,享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花旗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广“无纸化”方案,远程传递支持性文件。通过 “无纸化”方案,客户能够通过网上银行递交交易的支持性文件,取代线下递交大量纸质文件的模式,极大地提高银行和客户的运作效率。
第二、运用大数据原理对客户的历史交易进行集成分析,为客户定制专署的付款报告,帮助企业的财资团队开展资金预测等工作。例如,当遇到异常付款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且触发预警系统,以便客户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情况。
第三、加强与政府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协作,运用金融科技搭建数字化平台,共同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花旗正考虑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大湾区内企业集团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业务。
完善的内控制度是银行运作的核心。花旗在上线任何产品之前,都会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梳理,将风控细节落实在整个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制订完整的风控制度。同样地,在提供数字化、线上服务时,也将风险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此外,对于监测可疑交易方面,花旗正在探索系统层面的改造升级。通过导入企业的历史付款数据,并设置相应的内部阀值,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有效提示高风险可疑交易。尤其是对于短期内业务快速增长或下降、与注册资本严重背离或结算方式、贸易商品、交易对手等明显变化的交易,系统层面要能够自动识别,并发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