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唯一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最权威、最全面、最及时的上海自贸区各类信息,添加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为提升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展现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制度红利,2017年3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启动首届“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历时6个月,组委会通过组织推荐和企业自荐两种方式,向全区8万多家企业广泛发动和征集,历经媒体发布、企业申报、实地走访、专家委员会投票、网络投票等程序,经过严格遴选,最终评选出首届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和六个“制度创新样本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外企、国企和民企,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服务企业,企业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的最好写照。为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并利用自贸区创新制度,我们编纂了《首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经典样本企业》案例汇编,并于近日陆续推出,以郷读者。
首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度创新经典样本企业案例汇编
之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企业概况
2013年9月,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以下简称“花旗银行上海分行”)成为首批获准进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外资银行之一。自成立以来,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积极投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进程,客户量和存款量实现显著增长。基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各项金融政策,积极引导客户在自贸区建立区域结算中心、财资管理中心和共享服务中心,为跨国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本和运作成本。
政策运用
推出跨境人民币创新现金管理系列产品。花旗银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人民币全自动跨境双向资金池。利用自贸区相关政策和花旗银行的全球电子平台,使客户可以跨境自由扫款,无需提交支持文档或逐笔批复,从而进一步提升资金流动性和现金管理效率。完成人民币跨境自动扫款业务。可以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伦敦之间实时进行人民币跨境自动扫款,有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开展自贸区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业务,可通过自贸区内的主办企业,使其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人民币经常项下的跨境结算集中起来,通过集中收付和轧差的方式,与其境外的财资中心或净额结算中心直接结算,从而大大提高集团内现金的利用效率,降低跨境收付成本,节约集团内融资和汇兑成本。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外汇管理局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出台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使得跨国集团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实现资金和外汇的集中化管理,中国区业务可以更好地加入到集团的全球内部银行解决方案中来。花旗银行协助某大型跨国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项目,能够便利的把现金在额度之内在中国和境外结算中心之间调拨,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债额度的使用,并减少相关的登记和备案手续。同时,利用外币集中收付汇和轧差净额结算的方案,与经常项下集中结售汇的方案相结合,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营效率并且削减了资金成本,实现了经常项下的本外币一体化。
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花旗银行借助分账核算单元主体身份,通过境外资金市场为客户提供优于境内融资成本的融资服务,包括传统贷款业务和各种结构性融资方案,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实实在在的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一个新型的跨境融资平台。
案例点评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通过人民币跨界双向资金池,还有人民币集中收付这种“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的安排,为企业带来了一系列资金使用上的便利。这具有上海自贸试验区特色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创新,有助于跨国公司降低跨境收付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全球化经营能力,同时也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